2010年十七中片联片教研活动总结(二)
“如何构建教师教学反思支架,促进教学反思专业化”研讨活动的总结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也如此,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只有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目前,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已从原来只注重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转向注重对教师已有知识结构、思维模式以及教学能力习得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反思受到高度重视,被认为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的途径。针对这一现状,十七中片联片教研组于2010年5月20日下午,在清水中学安排开展了“如何构建教师教学反思支架,促进教学反思专业化”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片区各学校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看法,下面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一、阐述了教学反思的内涵教学反思又称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批判地观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馈、评价、探索,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学中的"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及效果,对它们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查摆自己缺陷,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二、明确了教学反思的意义(一)教学反思能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同时,对写下
f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趋于深刻。(二)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如果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的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我们教师进一步学习,使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三)教学反思能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一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将往事淡忘。而写,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