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就是在从以前的现收现付体制转变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基金积累制过程中,统筹账户由于部分缴费分流到个人账户,但仍要继续向养老金领取者中的老人和中人支付所承诺的退休金而出现的融资缺口。二是由于抚养率提高,导致缴费人口与领取养老金人口之比下降,从而导致的养老金收支缺口。现在约3个劳动年龄的人缴纳养老金来养活一个老人,而到2050年就是约一个人劳动年龄的人的养老金缴费供养一个老人,所以要保持目前所承诺的35的养老金的替代率,肯定会出现很大的缺口。在今后的30多年当中,应该怎样改革?一是需要提高退休年龄,即在2020年到2050年之间,将平均退休年龄提高7岁;二是将80的国有企业的股份划拨到社保体系。通过这两项改革,基本可以弥补养老金的缺口。
f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对制造业的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会萎缩前面讲的是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影响,下面讲人口因素对一些主要行业的影响。从劳动年龄人口分布来看,如果从20岁到59岁之间的人群作为劳动人口的定义,则2011年劳动人口已经见顶,到2050年劳动年龄的人口估计将减少约两亿。由于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中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保持很高的工资增长率。日本的经验是,在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过程中,工业结构迅速从劳动密集型向装备密集型转变。从1961年到1977年的数据显示,日本的出口结构中,成长最快的是跟自动化相关的一些机械装备业。机械行业占出口的比例从20世纪60年代初的30左右成长到1977年的70左右。在同一时期,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占全部出口的比重从17左右几乎降到零。这与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变化趋势非常相似。高端制造业会快速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肯定会在国际上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其实,过去十几年,中国机械产品的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例一直在上涨,同一时期日本的份额则在下降。我认为,
f这个趋势还能持续10年。因为中国的经济总量这么大,竞争力的提升又很快,中国装备制造也在全球出口中的比例不会在百分之十几就停止,说不定会涨到30。高端制造业到底包括什么?我做了一个名单,这些行业至少包括造船、电力设备、电讯设备、建筑机械、挖煤机械、高速铁路等等。今后10年中国在这些领域有很大的机会成为全球市场份额的第一。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我们对未来老龄化的预测显示,今后中国的老龄人口总数会增长160左右,差不多3个亿的人。对行业分析师来说,一个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