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一个IP地址的32位二进制数字中哪些是网络号、哪些是主机号。
这对于采用TCPIP协议的网络来说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子网掩码,才能表明一台
主机所在的子网与其他子网的关系,使网络正常工作。
常用的子网掩码有数百种,这里只介绍最常用的两种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的网络:
最后面一个数字可以在0255范围内任意变化,因此可以提供256个IP地址。但
f是实际可用的IP地址数量是2562,即254个,因为主机号不能全是“0”或全是
“1”。
子网掩码是“25525500”的网络:
后面两个数字可以在0255范围内任意变化,可以提供255个IP地址。但是实际
可用的IP地址数量是2552,即65023个。
IP地址的子网掩码设置不是任意的。如果将子网掩码设置过大,也就是说子网范围
扩大,那么,根据子网寻径规则,很可能发往和本地主机不在同一子网内的目标主
机的数据,会因为错误的判断而认为目标主机是在同一子网内,那么,数据包将在
本子网内循环,直到超时并抛弃,使数据不能正确到达目标主机,导致网络传输错
误;如果将子网掩码设置得过小,那么就会将本来属于同一子网内的机器之间的通
信当做是跨子网传输,数据包都交给缺省网关处理,这样势必增加缺省网关文章下
方有解释的负担,造成网络效率下降。因此,子网掩码应该根据网络的规模进行设
置。如果一个网络的规模不超过254台电脑,采用“2552552550”作为子网掩
码就可以了,现在大多数局域网都不会超过这个数字,因此“2552552550”是最
常用的IP地址子网掩码;假如在一所大学具有1500多台电脑,这种规模的局域网
可以使用“25525500”。
网关
网关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地址。比如有网络A和网络B,网络A
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811192168125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网络B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8211921682254”,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在没有路由器的情况下,两个网络之间是不能进行TCPIP通信的,
即使是两个网络连接在同一台交换机(或集线器)上,TCPIP协议也会根据子网掩
f码(2552552550)判定两个网络中的主机处在不同的网络里。而要实现这两个网
络之间的通信,则必须通过网关。如果网络A中的主机发现数据包的目标主机不在
本地网络中,就把数据包转发给它自己的网关,再由网关转发给网络B的网关,网
络B的网关再转发给网络B的某个主机。网络B向网络A转发数据包的过程也是如
此所以说,只有设置好网关的IP地址,TCPIP协议才能实现不同网络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