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平均速度,从而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学习过程】一、新课引入:演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提出问题:在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什么?速度的计算公式和速度的单位是什么?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学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做的是什么运动?在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练习测量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度。二、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P23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实验原理:2、实验时用时间,在用公式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3、你能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吗?请在下面画出来。
三、合作互助学习:1、你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停表吗?试着给大家交流下。2、你认为要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哪些措施?3、小组内交流讨论实验步骤、分工与合作。以上问题解决后,分组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后组装斜面。(调整斜面倾角使小车能缓慢的滑下)(2)确定小车在斜面的初始位置和理想的终点位置并装上金属片测量出路程S1。(3)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路程S1的时间t1(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5)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S2的时间t2(6)计算平均速度并填在上面的表格中。四、展示引导学习:1、请结对子展示以上各题,然后小组长要求组员在小组内站起来讨论交流。2、小组长派代表给大家展示,其他小组对展示的解答直接进行质疑,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f3、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或者对内容做强调讲解。五、评价提升学习(请快速独立完成以下各题,然后更正打分)1、高速公路上为了避免发生汽车追尾事故,有关部门在路边竖立距离确认牌,从确认牌开始,沿路分别竖有50m、100m、200m的标志牌,如图1所示.小明为了估测所乘汽车的速度,他用手表测出汽车从确认牌到200m标志牌的时间为5s,则他估测出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0m、40m处的时刻,并记录在下表中。路程sm时间ts103220533068ms。ms。ms。4092m/s。2、某班同学在用皮尺和秒表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