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职业卫生培训内容
一、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一)何为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
职业病危害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二)什么叫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三)什么叫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职业病。2002年国家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颁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有10类115种(四)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明确由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这些人为因素被控制消除即可防止疾病发生2病因可测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可以检测过量接触才得病3群体性接触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常集体发病4多无特效药早发现,易恢复,晚发现,疗效差。(五)如何发现职业病1就业前体检发现职业禁忌症2在岗体检早发现可疑职业病、禁忌症3离岗体检证明在职期间有无得职业病或损害(六)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1呼吸道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2皮肤有些毒物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3消化道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二、常见的职业病及预防(一)生产性噪音生产性噪音又称为职业性听力损伤,系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
f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最终导致感音性耳聋。一般分为传音性耳聋、感音性耳聋。听力损伤还可以引起:头痛、头昏、失眠烦躁不安、高血压心电图改变、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生产性噪声危害的发生和程度主要决定于噪声强度、接触噪声时间、噪声的频率及频谱特性、接触者的敏感性等因素。主要预防措施为:改造声源、降低噪声。通过技术改造,把发声物体改造为不发声或发小声的物体是根本措施;对噪声传播途径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强度。具体又可分为:把高噪声机器与低噪声机器分开布置采用消声器或用消声吸声隔声材料阻隔声源。加强个人防护,常用的方法是配戴耳塞、耳罩、防护帽。定期进行健康监护体验,筛选出对噪声敏感者或早期听力损伤者,并采取相应措施。(二)中暑中暑是受热作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疾病的统称。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过程中,作业人员有轻微头晕、头疼、眼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