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的一些标志性的术语:第一、前提、中心内容、关键、说到底、根本点、本质、基本特点、显著特点等,如2004年第1题: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第4题: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Ⅰ(V+M)>ⅡC”;第6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第10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第11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等。另外一些在试题中出现的关键性的术语,如:集中到一点;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从根本上说;最大的任务;根本原则;集中体现等。这些词语规定了答案选项的惟一性、确定性。r
r
二、多项选择题r
r
多项选择题占分比例约为34,也属于客观性试题。基本上是为实现“考试大纲”的第一、二项评价目标,即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以及运用有关原理,辨别理论是非,分析、论证某一观点的正确或错误而进行命题的,但要求层次不高。r
r
从形式上来看,题目考查的角度和形式比较灵活,时常在给出不同于教材的表述、情境或言论等情况下,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由于该题型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要求较高,所以其难度要比单项选择题大得多,考查考生是否准确掌握了有关的理论范畴、规律和论断或是否对相关内容有较深层次的理解辨别能力。如果考生没有真正理解有关的范畴、规律和论断,就不能准确地把正确项与干扰项区别开来。r
r
在各种题型中,该题型的得分率是较低的。该题型的答题情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的总分值。r
r
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多选了选项是错误的主要表现。因此,考生在该题型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少选了正确选项,而在于多选了错误选项,对一些似是而非的干扰项难以作出准确的辨别,正确选项选了,错误选项也选了。从直接反映出的问题来看,是考生排除干扰项的能力不强,但从深层次上看,是对基本范畴、规律和论断等没有真正理解和吃透。r
r
政治理论课的命题总思路是突出重点、覆盖大纲考查的知识点,而这两个方面的任务是分别由两类题型来承担的,大题如分析题的主要任务、功能是“突出重点”,而小题如选择题、辨析题的主要任务、功能是覆盖考试大纲。多项选择题的命题内容大多集中在一些对著名人物的主要观点、理论的评价和语义的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