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③原理法:F浮G排
F浮m排gF浮ρ液gV排④平衡法:F浮G物(物体漂浮或悬浮)
注: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f即F浮G排。阿基米德原理既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例:在“浮力的研究”实验中。
(1)取一铁块,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甲所示。当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缓慢增大时,测力计
的示数的变化是变小,铁块受到浮力大小的变化是变大。
(2)用F1、F2、F3、F4表示,实验中测得石块所受的浮力为F1-F3,排出水的重力为F4-F2。
根据该实验的测量数据,可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的定量关系是相等
。
(3)由此还可以用F1、F2、F3、F4算出铁块的密度ρ铁=
F1
ρ水
F1F3
注:V物≥V浸=V排≥V溢(第一个取等号的条件是浸没;第二个取等号的条件是溢杯装满水)
f★★§2浮力的应用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
浮力与物重的关系F浮G物F浮G物F浮G物
物体运动状态上浮下沉悬浮
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
物体质量和排开液体质量
m物m排m物m排m物m排
①F浮G物,上浮,最终状态是漂浮,F浮G物;②漂浮或悬浮,都是F浮G物;③悬浮(浸没,只受浮力与重力且二力平衡)的特点是可停留在液体内任何位置;④F浮G物,下沉,最终沉底,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与支持力三力平衡;⑤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2应用
1轮船原理: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增大它排开水的体积,从而来增大它所受的浮力,故
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2潜水艇原理: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浮与沉;3鱼实现浮沉的原理:通过鱼鳔改变自身排开液体的体积;
4密度计原理: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刻度:下大上小;它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V排越大,ρ液越小;)
第十章机械与人一、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直可弯折)。1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②动力;③阻力;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注: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2杠杆的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杠杆能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
平衡条件:F1L1F2L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例:在探究杠杆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