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雨点儿
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重难点认字和朗读是教学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教学准备挂图、生字词
一、教学要求: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三、教学难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猜谜:小朋友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好吗?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都不见。”(雨)
2、大家都知道是雨,谁来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大雨、小雨、毛毛雨、雷阵雨、狂风暴雨。)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课题并注音:12、雨点儿)谁来试着读读课题?(指导读准轻声、儿化。)(二)、初读课文1、这篇课文究竟讲了雨点儿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读课文,喜欢的那一节多读几遍。要求: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和老师。2、指名将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帮助正音纠错。
3、随着读文出示生字、生词认读。(三)、看挂图,学习课文
1、第一节:
f〈1〉〈图一〉你看见了什么?看到雨点儿怎样?〈很小、很多〉多到怎样?〈数不清〉〈2〉理解“数不清”,指导朗读第一节。练习用“数不清”说话。〈3〉“飘落”什么意思?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飘落下来?创设情景,练习用“飘落”说话:秋天到了,风一吹,树上的叶子就飘落下来。〈4〉齐读第一节。2、第二、三、四节〈1〉(图2)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这时,半空中,一个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说起悄悄话来,让我们听听它们说了些什么。〈2〉大雨点儿要去哪儿?小雨点儿要去哪儿?(板画: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3〉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找出大雨点和小雨点分别是怎么问的,用直线画出来,读一读。指导学生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4〉分组读对话,指导读好疑问语气。分男女生扮演大雨点,小雨点读对话。3、第五节〈1〉同学们,读到这儿,你们想不想知道大雨点、小雨点去了那儿以后,那里的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去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吧!(自由大声读课文,找一找发生了什么变化。)〈2〉指名说说有花有草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画)。(配乐图三)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3〉那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