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小学数学组校本教研课题成果展示材料(2011324)
小学数学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
长安中山小学姚荐娣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您们好!非常感谢你们来参加我校的学案教学展示活动,希望借此机会能得到老师们更多的指导。我校数学科组结合课改的新理念,根据本校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捧着“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增效培能”的课堂教学思想,于2008年取用让学生先预习再学习的“学案式”教学。这模式具有“课前依案预习,课中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汇报、分层演练深化拓展、反思学习提升能力,师生评价情知互促”的新型特点。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学案式教学已成为我校数学科的教学特色。在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敢于依据新理念将学生的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这些学习方式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大胆改革,勇于尝试。使用学案教学,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中学习更自信、更积极,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升。学案教学不仅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还能使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得到提升。下面就结合我校这几年来实践的体会从学案的设计、学案教学的模式以及学案教学的成效上谈谈:一、学案的设计上。
学案具有引导诱思的作用,它作为导学的载体,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预习效果,也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在学案设计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务求设计一份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学案。从我们今天为大家展示的三节课例中可以看到,我们的学案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复习铺垫,自主探索、尝试运用、学习反思与评价。其中自主探索为主要板块,结合新知,发挥其导学引学功能。对于新知自学易懂的,引导梳理;对于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探索过程,有条理地设计一个个精简小问题,学生易于对照进行学习操作或探索学习。让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结合课本例题(或是借助学具动手操作)来进行课前的自主探索,学习研究。尝试运用也是学案教学的一个亮点,既有基础应用,又有适度提高,更有拓展延伸。通过这些练习能达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培养解题能力,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二、学案教学的模式上。(具体如学案教学框架图)
今天展示的三节课例,也基本按照这框架模式展开教学,(尤其刘金华老师上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现更明显。从这框架图中可以发现,整个课堂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只在关键之处点拨,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凸显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附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