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难。此时可在伤口处涂弱酸性液体,如食醋。有气喘时,可服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应及时就医。另外,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偶尔会遇到幼儿被蝎子蜇伤的情况。处理方法是:首先要防止毒素随着血液流动扩散到全身,可用布带扎住伤口上方,然后用力挤压被蜇处周围的皮肤,使含有毒素的血液流出。局部涂抹碱水,有一定疗效,中毒严重的要及时送医院诊治。(四)异物1、眼内异物儿眼内异物最多见的是小沙粒、小飞虫等入眼,俗称“眯眼”。处理时嘱咐幼儿不要用力按挤或揉搓眼睛,以免损伤角膜,要安静的等待大人来处理。粘在角膜表面的异物,翻开眼皮后可用干净柔软的手帕或棉签轻轻擦去。如果未能取出异物,幼儿仍感觉极度不适,应去医院医疗。平时要培养幼儿养成爱护眼睛的习惯,不用脏手揉眼,不玩尖锐的物品,不互相扔撒沙子,以防异物入眼。此外,要教育幼儿不要玩弄铁丝、小刀、毛衣针、树枝等,以防刺伤或划伤眼睛。日常用消毒液及杀虫剂要妥善保管,防止液体溅入幼儿眼内。
f2、鼻腔异物孩子玩耍时,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将手边的纽扣、黄豆、果核等异物塞入一侧或双侧鼻孔中。这不仅影响呼吸,还会引起鼻腔异症,甚至异物继续下行导致气管异物。有时幼儿自行掏挖可致鼻出血,引起惊恐不安,啼哭不止。处理方法:(1)轻声安慰幼儿,使其安静下来,配合操作。不要恐吓、训斥幼儿,以免引起大哭,使异物有可能继续下行,增加取出的难度。(2)对置入较浅的异物,可争取幼儿的合作,让其深吸一口气,教师紧按无异物一侧的鼻孔,另幼儿用力擤鼻,有时异物可自然排出。如果此法无效,切不可用镊子等器具夹取圆形异物。因为这样稍有不慎,不仅不能取出异物,反将其推向鼻腔深处,甚至落入气管,危及生命。(3)异物取出后,如有鼻粘膜损伤,可根据具体情况涂点消炎药膏或口服消炎药。(4)凡是经简单处理异物不能排出的,均应立即起医院,请医生用专用的器械取出。3、咽部异物多因饮食不慎,将鱼刺、骨头渣等卡在眼部附近或嵌入扁桃体而引起疼痛。吞咽时疼痛加剧。处理方法:发现此类幼儿时,不要采用吞咽饭团、菜团、喝醋等方法,这样做有时会引起咽部出血。最好去医院,由医生在光线充足的诊室里或利用喉镜的辅助来取出异物。4、外耳道异物多发生在午睡或自由活动时,幼儿出于好奇,将随手玩弄的小的异物塞入外耳道。有时也会有动物性异物,如小昆虫爬入。幼儿因异物进入耳内可出现惊恐不安、自行掏挖等现象,引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