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案
历史141余则安
一、课程标准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郡县制的建立;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皇权是封建专制国家的权力中心;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分析巩固统一措施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掌握阅读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内容难点:秦首创的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四、教学课时
1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展示几张有关秦始皇的图片,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入历史人物秦始皇,由秦始皇导入到新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板书: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讲授新课】一、秦朝的统一(六王毕,四海一)(板书)师:由秦能统一六国的原因分析引入(1、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基础好;2、商鞅变法;3、地形优势;4、远交近攻的方法;5、人民渴望统一;6、秦始皇个人的雄才大略),用PPT展示秦灭六国的过程以及它灭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口诀),放出秦统一六国时的图片,通过让学生对比PPT的图片和教材图片,讨论得出秦始皇扩大秦朝的版图和加强边防的方式,引出:
f一是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手段:修筑长城和直道(展示长城和直道的图片,并结合教材P8和P9的知识链接加以简单介绍秦朝开始把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延续,构成了一道长达万里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这是当时军事工程建筑技术水平的杰作,也是当时强大国力的体现。同时,为了加强与北部的联系以及快速调动军队和物资,秦朝还修筑了“直道”,被称为古代的高速公路,这些都加强了北部边防。)二是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手段:修筑灵渠目的: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展示灵渠的图片,并加以简单介绍)秦灭六国以后,秦军也展开了统一岭南地区的战略攻势。秦军的军事行动遭到当地越族人民的顽强抵抗,其中导致秦军失败的重要因素是运输困难。于是在公元前214年,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的灵渠,以便于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经过激战,终于平定岭南。秦在岭南地区设置郡县,实行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岭南地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