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地基处理(B卷)答案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班级:05土一、05土二;课程代码:04020940开卷
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强夯置换法答: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下落形成夯坑,并不断夯击坑内回填的砂石、钢渣等硬粒料,使其形成密实的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2分此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1分2、复合地基答: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2分整个地基的承载力与变形都与二者有关,二者共同承受基底荷载。1分3、加筋法答:加筋法是在土中加入条带、纤维或网格等抗拉材料1分依靠它改善土的力学性能,提高土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2分4、渗透灌浆答:渗透灌浆是指在压力作用下使浆液充填土的孔隙和岩石的裂隙,排挤初出孔隙中存在的自由水和气体,而基本上不改变原状土的结构和体积,所用灌浆压力相对较小2分。该法适用于中砂以上的砂性土和有裂隙的岩石。主要有:球形扩散理论、柱形扩散理论和袖套管法理论。1分5、石灰桩答:采用钢套管成孔,然后在孔中灌入新鲜生石灰块,或在生石灰块中掺入适量的水硬性掺合料粉煤灰和火山灰,一般的经验配合比为8:2或7:3。1分在拔管的同时进行振密或捣密。利用生石灰吸收桩周土体中水分进行水化反应,此时生石灰的吸水、膨胀、发热以及离子交换作用,使桩四周土体的含水量降低、孔隙比减小,使土体挤密和桩柱体硬化。桩和桩间土共同承受荷载,成为一种复合地基。2分6、锚杆静压桩纠偏法答:利用锚杆固定压桩架及构筑物所能发挥的自重荷载作为压桩反力,通过电动液压千斤顶将预制短桩段从基础中预留或开凿的压桩孔内逐段压入土层1分,当压入的桩达到预定的深度和拟定的承载力时,用微膨胀早强混凝土将桩与建筑物基础连在一起,使上部结构的部分荷载通过桩传给地基较深较好的持力层,以减轻其负载,从而达到控制建筑物过大沉降及不均匀沉降的目的。2分二、填空题(12个空,每空1分,共12分)1、特殊土地基带有地区性特点,它包括软土、湿陷性黄土、红粘土和冻土等地基。2、强夯法间歇时间是指两遍夯击之间时间间隔,其大小取决于土中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对砂性土,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为3~4分钟,可连续作业;对于饱和粉土和粘性土,一般不少于3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