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石子成堆,严重跑浆,有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2)、预防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
f1)、名称及现象:
漏筋(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2)、产生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漏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漏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漏筋
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3)、防治措施:
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和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刀片或振动棒振捣;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整;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膜时间,防止过早拆膜,碰坏棱角
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五、
1)、名称及现象:
缝隙、夹层(混凝土内成层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
2)、产生原因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f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3)、防治措施:
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和溜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