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雷锋家乡学雷锋之所以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活力,最重要的就在于使雷锋精神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们心灵。我们坚持把雷锋家乡学雷锋作为家乡人民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大课堂。精心组织全民唱雷锋歌曲、读雷锋日记、讲雷锋故事、传雷锋箴言;着力抓好“书架子工程”,把《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等书籍配送、到全市的学校图书馆、社区图书室和农家书屋;部署开展市民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有礼的长沙人”等系列活动;依托360多个社区基础性阵地、450多所学校主导性阵地、500多家行业特色性阵地,创办各类市民学校,弘扬优秀道德传统,打造了“公德故事会”、“公德讲评台”、“快乐大篷车”、“诚信小管家”等道德教育载体;率先开通中国雷锋网,用信息网络技术和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雷锋精神的学习教育,从而让雷锋精神真正转化为人们思想的罗盘和坐标、心灵的寄托和归宿、行动的指南和遵循。二是开辟志愿服务的新途径。我们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经常性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关爱残疾人和文明交通行动、环境清洁行动、秩序维护行动、文明旅游行动、文明餐桌行动、“红色服务月”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见难就解、见危就帮、见弱就扶、见贫就济的良好风尚。如公交出租车公司成立“雷锋车队”,在全国率先发起“爱心送考”,十年来有600多万考生在他们的呵护下顺利进入考场、走入高校。组织以老党员为主体的“五老”,即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进行形势政策、党的历史、思想道德、公民意识教育,实现了老有所乐与志愿服务的有机统一。雷锋最朴实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我应该做的”。由此切入,我们开展了“当文明长沙志愿者、做学习雷锋排头兵”暨“推广雷锋故乡流行语这是我应该做的”主题活动,强化全市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为雷锋故乡争光”的自觉。如今,在长沙机场、车站、社区、街头的志愿者服务当中,“这是我应该做的”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f三是打造参与实践的大平台。我们坚持把学雷锋活动贯穿到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引领广大群众自觉实践、主动实践、持久实践,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如我们的雷锋中学有一个别样的传统,学生续写雷锋日记20年,留下了近两万同学续写的雷锋日记1000万字。我们总结雷锋中学的经验,在全市开展千所学校、百万学生“续写雷锋日记,争当雷锋传人”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