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
转自:生活安全网httpwwwa
qua
webcom盐碱地区由于土壤中盐分含量高、pH高、土壤低温冷凉,给作物生长带来了困难。近些年来,通过众多科研单位的联合攻关,成功的研究出“以水洗盐、以水压碱、以稻治涝”的盐碱地水稻开发种植技术,从而使盐碱地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但是,由于盐碱地特殊的土壤条件和环境条件,在水稻旱育苗期间,由于土壤返盐,易发生立枯病,造成死苗;在水稻本田生长期间,插秧密度不公道;施肥方法上,化肥施用底肥用量过大、施肥次数少,造成稻田水盐分含量高危害水稻生长发育,化肥产生负面效应,化肥利用率低;注水方法上晒田造成土壤返盐,不能经常换水洗盐,稻田盐分增加危害水稻生长,这些治理技术不能适应特殊的盐碱地条件,水稻产量难以进步。以及培育出的35~40天的秧苗,秧苗素质不是很强,在插秧后,秧苗不适应恶劣的条件,秧苗返青慢,极易发生生理性的“赤枯病”,严重的造成死苗,从而缩短了水稻的分蘖期,有效分蘖少,有效穗数少,水稻产量较底。针对这一情况,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和学者都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国内的研究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隔离层旱育苗技术、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等,但这些技术均未从根本上解决秧苗素质、秧苗抗逆性和盐碱地水稻治理技术的题目。主要技术内容有:1钵盘育苗技术
①营养土配制营养土要求用盐分含量低的河淤土或园田土,土内掺进腐熟的马粪使有机质含量占110,过5mm孔径的筛,施进化肥其比例为:N∶P2O5∶K2O3∶1∶1。用产业硫酸对营养土调酸使pH45~55。用敌克松粉剂消毒。
②做床在土质疏松肥沃、地势高燥平坦、排注水方便、背风朝阳的地方做苗床,床土要耙细整平,施进优质农家肥、硫酸铵、磷酸二铵、硫酸钾,床面喷施1000倍的稀硫酸使土层pH45~55,用敌克松粉剂消毒。
③选用钵盘采用561穴或434穴的营养钵或抛秧盘
④播种钵盘穴内装23配制好的营养土,每穴播4~6粒种子,然后用营养土盖满穴孔,用木板刮平,穴间不留土。播期在日均匀气温稳定通过3°C即可。播完种的钵盘放淤床上,用木板压实,浇透水。盖好地膜和棚膜。
⑤苗期治理苗期严格控制育苗棚内的温度25℃,1~2天浇一次水,秧苗15叶期和插秧前各追一次氮素化肥,秧苗15叶期喷一次“枯必清”药剂灭菌,提早透风炼苗。育苗秧龄40~45天、叶龄5~6片、株高22~24cm。
2、本田治理技术①整地土壤进行秋翻,土壤盐分含量0浆耙地,耙细拖平。
3盐碱较重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