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三县岭姚畈小学左茂林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近年来,我进行了“培养学生自改和互改作文能力”的教改尝试。我坚持组织学生自批互改作文,不仅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且使我从作业堆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教改的方方面面。下面就是我“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教改尝试的过程。一、激发自改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兴趣呢?1、引导学生从观念上认识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写作能力的培养,多写只是一个方面,还要重视多改。从某种意义上说,好文章的确是改出来的。修改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修改,是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的一个过程,也是写作活动由初级阶段通向高级阶段的阶梯,好的作品都是反复修改、多次加工的结果。”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修改的意义,同时明确自己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自己修改习作,而不是代替他们来改文章。只有师生双方达成了共识,才有可能形成“老师敢于放手,学生乐意修改”的良好局面,这就等于迈出了作文修改的第一步。2、活动激趣。活动是孩子的天性。激发起来的兴趣,如果不注意保持下去,学
f生往往会觉得偶尔修改一下蛮有意思的,过后又把自主修改忘于脑后,甚至不再问津。针对小学生的持久性差的弱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来不断保持和增进学生自觉修改的兴趣。“名医诊所”是让作文能力和修改能力强的学生充当“小王安石”,为班上同学的作文“对症下药”,对作文中出现的毛病列出清单,并开出“处方”即修改意见,再让其自己去“对症下药”修改。有时,针对某篇毛病较多的学生习作,就让全班学生都来当一当“名医”来个“群医会诊”,开出“小马虎病历卡”习作中各种应修改之处。如此让学生体验角色的乐趣,争当“名医”,修改作文的兴趣就会不断持续,更趋高涨。二、教师指导,教给方法。
在修改的过程中,要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引导学生争论,激发学生打开思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主要采用一下方法:1、让学生明确评定等级。
评分标准如下分为四等:优秀、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