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f【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2。【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2能根据从正面、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3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复习导入】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同学画不同的摆放方法,引导学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新课讲授】(1)屏幕出示教材第2页例2。(2)师:这是一个用3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略。(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课堂小结】
f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2因数与倍数
1因数和倍数(1)
【教学内容】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教学目标】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重点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复习导入】
1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10÷5=
16÷2=
12÷3=100÷25=
220÷4=18×4=
25×4=
24×3=
150×4=20×86=
f学生口算2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
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