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对照组织要求和全市同行业工作开展情况,先后查找出思想观念不解放、工作作风不扎实、目标定位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创新意识不够、工作亮点不多等6类1160多个问题。同时,瞄准同级、同行业在县、市、省和全国的先进典型,逐级确立了争创目标、争进位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赶超措施。县里由县委常委带头,县乡村三级干部还分别签订了《“项项争先、年年进位”及亮点工作目标责任状》,落实目标责任,明确努力方向。当时,王凤楼镇有三项重点工作位居全县后三名,该镇痛定思痛,向县委、县政府立下了三项重点工作都要进入前三名的“军令状”,全镇上下振奋了精神,激发了干劲,次年三项工作果真进位前三。
摒弃小成则满思想,瞄准一流比较、奔着第一赶超“大家都要牢固树立‘干不到一流就是失职、争不到第一就是落后’的工作理念,负重奋起、唯旗是夺,干出特色、干出名气。真正做
第3页共8页
f到瞄准一流比较、奔着第一赶超,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大突破、大跨越、大发展,实现跨入全市第一方阵的目标。”董绍辉在全县党员干部大会上的一番话引起了干部群众的共鸣。
分类比较搭平台,比学赶超提效能。参与“争先创优”活动单位多、工作性质差别大,增强工作的可比性和活动的可操作性显得尤为重要。该县将126个参与单位划分为6种类型,搭建起乡镇街、区党委书记“招商引资争先进”、乡镇长街、区主任“双抓双带出亮点”、重点部门“重点招商争位次”、服务部门“窗口服务树形象”和“机关工作有作为”、“重点企业比发展”6个争先创优平台,增强了工作的可比性,各单位迅速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乡镇党委书记和重点招商部门负责人积极走出去招商引资乡镇长们一方面与农字号龙头企业联系,一方面进村入户与群众研究发展特色产业的具体办法,组织双方签订农业“订单”各窗口服务部门提出了“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变通办”和“公开办”的“五办”工作法,提高服务质量,每年及时办理群众反映的难题12多件,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好评如潮。
考核标尺量成绩,奖优罚劣增干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成绩优劣需要有一把考核标尺。县里制定了《“争先创优”考核奖惩办法》,定期采取集中考核与电话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单位“争先创优”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增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今年3月,县里采取电话随机抽查问卷的办法,组织4个组,利用6个晚上,抽取了1716个家庭电话,成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