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资本市场走势分析
王国刚张跃文①
在基本解决了股权分置问题以后,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中国资本市场摆脱了长达5年左右的下落走势,从2006年初开始步入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一关键转折期内,改革政策对于市场走势的影响逐步减弱,来自市场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投资者尽管摆脱了对政策变化的担忧,但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本文分别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四个方面分析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对2008年的市场的可能走势进行估计。
一、股票市场依然上行走好
股票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基础性组成部分。从图1中可见,自2001年6月以后,
我国股市经历了一个相对长期的调整阶段,上证综指从2200点一路下行至2005年6月的
1000点。在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
图1:上证综指历史趋势(20008200710)
革方案逐步明朗化后,市场信心得以恢复,股指在2006年11月突破
历史高点并在2006年底达到2600
多点。2007年以来,股市在宏观
经济向好、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
等利好因素刺激下,保持快速上涨
趋势,2007年10月15日突破6000
点。随着股指迅速上扬,上市公司
总市值在9月末达到25万亿元,
超过上年全国GDP总量,流通市值
资料来源:和讯网
达到86万亿元。从历史上看,在我国股票市场
的起伏波动过程中,某一特定时期总会出现一种对投资者心理产生较大影响的特定观点。从
下跌期的“千点论”、恢
300000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
0
图2我国股票市场规模的历史变化(2000
总市值亿元流通市值亿元上市公司家数
0001020304050607
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
复期的“价值重估”论到快速上涨期的“流动性过剩”论,这些观点都在不同时期配合或者反映了投资者对于市场走势的看法。在经历了大幅度上涨以后,认为
市场上涨过多已出现泡
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2007年数字截止至9月末
沫的“泡沫论”又逐渐
流传开来。
①王国刚,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6
f本轮上涨幅度较大,是否意味中国股市已经出现泡沫?我们认为还很难得出这一结论。首先,不存在判断股票内在价值的公允方法。传统的“商品价值论”不能为股票资产定价提供有力支撑,市盈率、市净率等财务指标并不能够准确反映股票价值,一些掌握了所谓先进分析技术的国际投资银行,对于同种股票的估值也经常存在差异。这说明股票估值并不完全是一个技术问题,仅从理论和技术角度无法得到股票估值的公允方法。缺乏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