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3:中国特色建设道路
【考点定位】(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着重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的主要经济建设方针,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其经验教训。(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突出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创性作用。(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重点考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方向和历史意义(影响)。(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明确考查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及概况。(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针对性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及完善过程。
【三年高考】一.2011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11年新课标文综33)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答案】:A【解析】:1962年,这是探索时期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时期,A项正确。B项只能对应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题目与C项没有因果关系;题目也未涉及农村粮食产量提高;排除BCD三项。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f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2011年全国卷文综17)图5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经济政策的变化C.农业经济的波动【答案】:A【解析】:图5中,中国工业总产值在1960年1962年下降,主要是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19621965年上升,主要是由于新的经济政策“八字方针”的调整。3.(2011年福建省文综20)据图5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答案】:B【解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从1984年起,进出口总量有了明显的增长,所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