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是全国最严重的雷击高发区重灾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以113天,最高达149天。儋州平均雷暴日数以1183天最高达139天。海南年平均落雷密度为1153次Km2,高居全国之冠。落雷密度海南岛东部、北部、西部、中部高,西南部、南部、东南部略低。每年的一月到十二月都有雷击发生。集中时段为410月。每年因雷击事故,造成5060人的伤亡和近亿元的经济损失。二、雷电的破坏作用1雷电流冲击波的破坏作用雷电通道的温度高达几千到几万度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并以超声波的速度向四周扩散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使其附近的建筑物、人、畜受到破坏和伤害。2、雷电流电动力效应的破坏作用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其周围空间将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在磁场里的载流导体受到电场的作用,而产生强大的电动力,这种电动力会造成各类导线或管道折断。3、雷电的电效应破坏作用
f雷击放电电流可高达几十KA到几百KA,电压可高达几十万伏到几百万伏,舜间释放功率可达1091012W以上。雷击脉冲电流可产生高达1103高斯GS强大磁场。因此,对人类一切电气设备具有及强的破坏力。
4、雷电流热电效应的破坏作用强大的雷电流通过被雷击的物体时会发热由于雷电流很大通过时间极短如果雷电击在树木或建筑物构筑物上被雷击的物体瞬间将产生大量的热来不及散发以致物体内部的水分大量变成蒸汽并迅速膨胀产生巨大的爆炸力造成破坏雷电通道的温度高达6000℃10000℃,甚至更高,极易造成火灾和爆炸。三、雷电的危害方式1、直击雷危害:雷电直接击在地面某一物体上,造成的危害。它能产生电效应、热效应、电动力效应,其能量大,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其发生约占整个雷击事故的1015。2、感应雷危害:雷击放电时,在附近物体上会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放电。1雷电的静电感应:当有雷雨云出现时,雷雨云下的地面及建筑物等,受雷雨云的电场作用而带上与雷雨云下端等量的异性电荷。当雷云放电时,雷雨云上的电荷与地面上的异性电荷迅速中和,雷云电场消失,而地面局部地区一些物体如架空线路、金属管道、建筑物、构筑物等由于与大地间的电阻较大,静电感应产生的异性电荷来不及泄放,对地面就可产生很高的静电感应高压并可能产生放电。2雷电电磁感应:由于雷电流为脉冲电流,在其冲击下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大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电压雷电的电磁感应对弱电设备危害极大当B003GS时可造成微电子设备误动作,B075GS时可造成假性损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