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的结果是可以是分值形式,也可以是等级形式,还可以是排序形式,但人们最关心的是岗位与薪酬的对应关系。9工作岗位评价要素的分类,按相关程度分为主要因素08、一般因素0405、次要因素0304、极次要因素03以下。10工作岗位评价指标中按指标的性质和评价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评定指标。即劳动技能和劳动责任及社会心理要素等指标。另一类为测评指标。即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要素。11确定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基本原则:1少而精的原则;2界限清晰便于测量的原则;3综合性原则。4可比性原则。12工作岗位评价结果误差的调整方法有事先调整和事后调整两种。事先调整主要是通过加权来解决,而事后调整多采用平衡系数调整法。13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信度是保证评价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14效度是指测评本身可能达到期望目标的程度,也就是测评结果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真实程度。一般来说,测评的效度高,信度也高,但信度高的测评,其效度未必高。测评效度的实质是测评结果的客观性,有效性问题。15工作岗位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四种:排列法、分类法、因素比较法和评分法。16分类法可用于多种岗位的评价,但对不同系统的岗位评比存在相当的主观性,准确性较差。17因素比较法是从评分法衍化而来的。18评分法亦称点数法。19评分法的优点是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由于它是若干评定要素综合平均的结果,并且有较多的专业人员参与评定,从面大提高了评定的准确性。20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包括:在岗员工工资总额,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人事档案关
f系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劳动报酬,外籍及港澳台人员劳动报酬。21社会保险费用是指企业按有关规定实际为使用的劳动力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用。22福利有多种形式,包括:全员性福利、特殊福利、困难补助。23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其它符合上述定义的三要素的社会性保障措施,构成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保障体系。24社会保险针对劳动者,社会福利针对全体居民。25社会保险: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社会福利包括;公共设施、财政补贴、居民住房、生活补贴、集体福利。26住房公积金缴存:新成立的单位自成立30日内办缴存登记,20日内到银行设立账户。27老员工公积金缴存额是员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乘以员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28新参加工作的员工从参加工作第二个月开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