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以水乡乡土文化资源丰富语文教学
作者:黎国仪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年第59期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在迅猛发展,现代生活的内容与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且日趋丰富多彩。而语文教材内容的更新远远跟不上社会变化的步伐和节奏。在此情况下,一方面积极合理地利用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增强语文的知识性,提高语文的趣味性,夯实语文的实效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意识,培养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传播乡土文化,传承乡土文化,也是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语文教学必然的选择。
一、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是引导教师更新课堂教学观念的需要。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是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种积极而有益的尝试。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日渐冷淡,除了机械式应付考试之外,主动学习几乎无从谈起。而学生热衷于参与本地乡土文化活动的热情又让教师陷入了深刻的思考。乡土文化资源利用得好,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积极拓展语文教学内容的主动性,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探究乡土文化中学会研究,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学会创新,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的各种综合素质。
第二,是激发语文学科生命力的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乡土文化,把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变成语文学习的内容,既让他们感到新鲜,又让他们感到自豪。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乡土文化与自己的紧密联系,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容易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理解到家乡的乡土文化是祖国文化的一部分,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的同时,也把语文学科的生命力重新得以激发。
第三,是对现行教材内容补充的需要。国家明文规定了使用国家教材之外,还可以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及编写。教材多年不变,而社会在飞跃发展,及时地适当地把乡土文化资源编写为校本课程,作为语文教材的补充,也是合情合理的。
第四,是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的需要。乡土文化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内涵不断丰富。通过把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的渗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和传承乡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情感的需要。乡土文化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民间活动、民间节日、民俗风情的形成,都烙上了本土浓郁的独特的乡土特色。乡土文化的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