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群的增长速率在t2~t3时间内大于0,故此时段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t3~t5时间内乙种群数量一直增多,年龄组成为增长型,t3时,甲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t3后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变成衰退型;甲种群密度最大应在t3时,乙种群密度最大应在t5时;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之前就应防治。10.选D根据图示曲线变化及λ的含义可知,在第1~10年,λ>1,种群数量增长;在第10~20年,λ<1,种群数量下降;在第20~30年,λ=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不变,因此第20年时种群数量是最少的;30年中,种群数量有增加也有减少,不符合“S”型增长模型;第20~30年种群数量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第20年时,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11.解析:1如果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的比例相等,则M∶N=m∶
,从而可得出N=M
m=32×364=288只,由于测定的是2hm2的数量,所以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2=144只hm2;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捕获有标记的田鼠数量比实际值小,故求得的田鼠总数就比实际值要高。2两次捕捉的雄性个体数为18+18=36只,捕捉的雌性个体数为14+18=32只,综合两次捕获情况,因此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4+1818+18=3236=89。3根据“年龄结构”图可知,甲种群属于增长型,乙种群属于稳定性。答案:1144高289或32363乙稳定甲增长
12.解析:1家鼠个体小、寿命短、繁殖力强,类似于r对策生物;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家鼠种群密度迅速回升后,会形成“S”型增长曲线。2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在S点左右时,会趋向于平衡点;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3保护濒危动物的措施有建立动物园、建立精子库等。答案:1r对策“S”A、B、C2S环境容纳量K值3建立动物园、建立精子库等其他答案合理也可,但不能答就地保护13.解析:1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遵循“S”型曲线;从曲线中看出,在2002~2004年区段,曲线斜率最大,表明该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最高。2从表中数据看出,山坡地土壤肥力比河滩地大,含水量小,而光合作用总量小,说明决定沙棘抗虫性的关键因素可能是土壤含水量,设计实验时,B组土壤含水量与山坡地相同或土壤含水量低于河滩地,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结果A组由于含水量大而抗虫性显著高于B组。3对于沙棘木蠹蛾已经成灾的山坡地,为减少环境污染,可以采用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