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致富,同时他认为小额信贷的运行需要法律保护,保证所有权明确性。周孟亮、张国政(2009)认为发展普惠金融要注重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例如要设计新的指标正确衡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财政补贴的依赖程度,补贴指数可以成为政府、赞助者和管理者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持续性的过程进行长期计划和监测的工具。普惠金融的重要实践者是村镇银行,王曙光(2013)坚持村镇银行属于股份制地区性商业银行,该银行以农村为发展方向,坚持给农民和农村各个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吴晓灵(2013)提出,政府理当积极推行普惠金融指导政策,给村镇银行等进行小额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供应税收领域的制度保障,深化村镇的地位,改善经营结构。赵志刚(2014)认为村镇银行的经营目标应该是便利“三农”,一切业务的开展应该使农民获益、使农业发展、使农村壮大,同时凭借金融创新,发展针对化业务,与农行、建行等大型银行进行不同领域竞争。
综上所述,学者对普惠金融的研究主要汇集在金融范畴、经济范畴。大家主要是从怎样改善金融环境、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的角度对普惠金融进行研究。然而以政策制度视角研究普惠金融的成果较少。
32中国普惠金融的研究机构
2016年7月2日,由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杂志社中国金融文化研训院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在宁波成立。该研究中心专注于服务中国普惠金融事业的非盈利性机构,以推动普惠金融创新发展为宗旨,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创新试点。2016年8月26日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正式挂牌,该机构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小微金融研究中心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的在于建设普惠金融领域的领先智库,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打造“好金融与好社会”。2016年12月17日山东普惠金融研究院正式挂牌,该机构立足山东、辐射全国,秉承“公平、包容、共享、共赢”的理念在普惠金融及相关领域持续开展研究,促进普惠金融在山东及至全国的实践,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在社会上积极推行普惠金融发展的大环境下,国内各大普惠金融研究机构利用汇聚国内外优势资源,发展普惠金融范围内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推行中国和世界共享,提倡与时俱进,使普惠金融制度制订、与时俱进的学科发展提供支撑,促进普惠金融领域、学科发展与中国好金融的实现。
33发展普惠金融的效用
焦瑾璞(2010)声称:普惠金融是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的深化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对于弱势地区经济增长,解决小型企业获得资金难的问题,特别是在创造就业、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