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圳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
规划先导,统筹推进。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先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加强各区、各部门工作协调,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保障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整体推进,试点先行。选择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示范地区和项目,先行先试,为全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积累经验。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建设模式和技术标准,在全市推广应用。
自主创新,因地制宜。立足深圳亚热带海洋气候和高度城市化地区特点,发挥自主创新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适宜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应用,探索新区开发和城市更新并重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合作共建,抓好落实。积极推动部市共建工作,加强多部门、多专业、多学科的合作,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阶段,全过程贯彻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和要求。
三、总体目标与实施阶段
(一)总体目标。
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深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在国内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在国际具有先进水平的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实现城市集约紧凑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二氧化碳排放保持较低水平的建设目标。
(二)实施阶段。
试点启动阶段(20102012):开展低碳生态城市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和政策框架研究,大力推进示范地区和示范项目建设,多点启动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
f全面推进阶段(20132015)不断完善低碳生态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社会广泛参与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显现成效。
四、主要任务
(一)积极引导城市紧凑发展。
强化城市空间管制。认真落实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深圳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坚持集中紧凑的发展模式,加强用地增长边界管制,促进城市建设紧凑布局,集约发展。严格实施城市蓝线、绿线、紫线、黄线、橙线“五线”规划管理,切实加强对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基本农田等的保护,严格控制禁建区、限建区的开发建设活动。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和特区一体化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组团结构,大力推动前后海地区和龙华、大运、光明、坪山四大新城的规划建设,促进城市发展向节点集聚,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市结构。积极优化全市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