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图1所示:
(1)待实验Ⅰ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Ⅱ目的是使实验Ⅰ的反应到达
.
(2)是的对比实验,目的是排除中
造成的影响.
(3)和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
因:
.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图2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
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中滴加001molLAgNO3溶液.产生的现
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
.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①转化的原因是
.
②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
.
(6)实验Ⅰ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Ⅱ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
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
ff2015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6.(2015北京)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A.A
B.B
C.C
D.D
考点:真题集萃;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分析:化学反应的根本标志是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题中火药使用、粮食酿酒以及
铁的冶炼都发生化学变化,而转轮排字不涉及化学反应.解答:解:A.火药使用涉及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发生化学反应,故A
不选;B.粮食酿酒为淀粉在酒曲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故B不选;C.转轮排字为印刷操作,没有涉及化学反应,故C选;
D.铁的冶炼涉及3COFe2O3
2Fe3CO2,发生化学反应,故D不选.
故选C.点评:本题为2015年北京考题,涉及化学反应与生活、生产的考查,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
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7.(2015北京)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分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