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C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一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各题。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1这段文字,作者都反驳了哪些观点4分答案: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天下怨谤。2王安石认为怨诽改革的是什么人4分答案:两种人,一种是安于现状的人,另一种是不管国事只顾保官的人。3作者用盘庚迁都的典故,表明了什么2分答案:表明:改革的决心,决不动摇,也决不后悔。二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各题。及庄会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1找出至今仍使用的一个成语。2分答案:多行不义必自毙。2分析庄公人物形象,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刻化这一人物性格的4分答案:工于心计、老谋深算、残忍、自私,语言描写。3祭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答案:智慧,坦诚,以国事为重。三阅读李白《行路难》,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f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分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4分答案: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对人生路的困惑、无奈。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凌云报国的理想抱负,雄心大志。3分析这首诗的感情脉络。4分答案:最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