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将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工作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和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开放、立体交叉的幼儿教师教育与培训体系,满足不同类型的幼教机构的需求,从而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等多项文件,对国家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宏观的定位,指明了战略方向,提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目标,这些都对本专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已将近30年,30年来专业发展规模已跃居全市同类专业之首,但随着新的发展需求,如:专业设施、办学模式、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校企合作等等,都需要进一步改善与提高。
二、建设目标
(一)深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与宏观调控作用,完善园校融合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完善本专业“三级定位”师资培养计划,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技艺精湛、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
(三)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依据国家教委新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
(四)建设设备先进、管理完善、运行通畅、服务一流的实训基地;(五)加强与北京各大幼儿园的合作,拓宽合作途径,增强本专业对南城地区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及社会影响力,促进本专业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同类专业中的引领、示范性用不断提升。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
1构建“园校融合、德能并举”人才培养模式①目标:
f以园校紧密合作为基础,依据中职生心理发展特点和保教人员成长规律,将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教师职业标准》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方案,完善“院校融合、德艺并举”人才培养模式。
②思路:●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教师职业标准》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深入的幼儿园保教人员素质标准调研基础上,园校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有核心课程标准。●进一步融合园校课程、师资、教学、资源。●园校共同开发和完善幼儿园课程,制定课程标准。通过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完善适合“园校融合、德艺并举”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③步骤:●深入学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