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过程。5.决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E.有效性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一从引滦看决策1981年5月,中央决定:密云水库今后不再为天津供水,它的任务是确保首都北京。天津市用水,要靠滦河下游的潘家口水库解决。潘家口水库的任务是第一保天津,第二保唐山,第三供给农业用水。南线,还是北线把握决策的战略目的潘家口水库位于河北省的迁西县境内,距离天津市区尚有几百华里之遥。通过什么路线,把水引到天津有两个方案:第一个,“南线方案”,即引水河道由水库出发,一直向南,经迁安县、滦县,直奔唐山,再由唐山,把水引到天津市区。第二个,“北线方案”,即引水河道由水库出发,向西穿过燕山山脉的几座山到遵化县,输入于桥水库,然后利用旧有的蓟运水道,再加新开挖的引水渠道,把水引到天津市区。两个方案,各有优劣。“南线方案”,一个工程可以同时解决天津、唐山以及河北省沿水道地区的用水问题,从总的来看,国家可以减少投资。而且,南线工程已于1975年上马,施工已进行了5个年头,如果再投入一些力量的话,工程可以较早竣工,有利于解决天津的燃眉之急。正是考虑上述优点,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倾向于这个方案。当天津市连续呼喊水源告急的时候,1.65亿的投资追加给丁南线工程,打算以此来解决天津供水问题。“北线方案”与“南线方案”相比,正是在于上述几个方面有“懈”可击:天津市单独引水,投资要增加一些。最令人担心的是工程的困难:有的同志估计,光勘测、设计至少要花一年的时间。而要打通施工难度极大的引水隧洞,再加上各种配套工程,至少要5年的时间。3年完成,将是个奇迹引滦究竟从南线还是走北线这个问题,事实上从1973年起,就开始讨论了。市委领导有同意南线的,也有同意北线的。同意南线方案的认为,与唐山合用一个水道,对天津来说虽然不那么十分有保障,因为它处在最下游,但到时自然有办法,天津这样的大城市,国家不会不管。同时认为,南线工程已经上马,事情已成定局,不好再改变了。1981年,由陈伟达、张在旺、李瑞环等同志组成的天津市领导班子,坚决主张上“北线”工程。北线的弱点确实存在,但这个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因为可以利用旧有的河道,投资可以节省。
f2这条线占地少,拆迁少。3沿线有公路、有电源,施工方便:4对于处于最下游的天津来说,这个方案保障了它拥有自己专用的供水水源。怎样比较这两个方案把各自的优缺点平列起来,然后以简单的数学方法,计算哪一个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