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③我国农业还比较薄弱,国家正在采取措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④应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首位。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表见解,其他学生质疑补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看问题,认识农业的重要性。教师:观察图47“一位农村中学生和一位大学生的对话”,两个人代表两个不同层次的人,方框中的文字是他们对农业的不同看法,充分强调了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不同。结合阅读材料,谈谈你有何感想。学生畅所欲言,在讨论和争辩中合作交流,教师适时指点迷津,适时评价鼓励。学生:多姿多彩的现代化农业,发展前景非常好。农业不能再是单纯的传统农业了,要多发展现代化农业,像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精细农业等。教师:请同学们搜集相关资料,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农业的重要性。学生:吃→稻米、面食小麦;肉、蛋、奶等各种食品;苹果、梨、香蕉等各种水果;穿→纯棉衣服;羊毛衫、牛毛衫等;用→皮带、皮鞋、皮包等;各种木制家具。农业可为工业提供的原料有:棉花为纺织工业提供、木材为造纸工业、家具制造业提供、甜菜和甘蔗为制糖工业提供、各种鱼类和各种水果为食品工业提供、各种肉类为食品加工工业提供。从以上事例可以说明,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吃、穿、用等物质资料。教师:“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由于人多地少、人口增长以及耕地消耗等原因,上个世纪曾有国外经济学家如此向世界发问,并引起西方国家的极大关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杂交水稻等粮食作物品种相继育成并推广应用,其他农业技术也获得长足发展,中国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得以解决。中国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20的人口。有人说:“这是一个奇迹!”阅读图48和图49,寻求证据,证明这个说法。学生:阅读图48“四国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2010年”,通过对比柱状图的高低可以得出:我国耕地面积不大,但我国粮食的总产量是最高的。图49“世界部分国家单位面积水稻产量2010年”,通过对比可知我国水稻产量比世界的平均水平高得多。三、课堂小结从我国人口的角度来说,农业是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从中国实现现代化来讲,农村实现现代化是瓶颈。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正因为如此,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2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