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上海市各区县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4诗歌鉴赏
【浦东新区】(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中吕阳春曲春景胡祗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洛阳花酒一时别。春去也,闲煞旧蜂蝶。14.“中吕”是这首曲的________。(1分)15.对这首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春能得几晴明”起过渡作用,流露悲哀之情。B.“窗外晓莺啼”写春声盈耳,营造了和美的氛围。C.“红雨”句运用比喻,生动描绘出桃花纷落之状。D.这组“阳春曲”,语言自然流畅,不见雕琢痕迹。16.结合全诗,赏析“闲煞旧蜂蝶”一句中的“闲煞”。(4分)
【杨浦区】(四)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1416题。(8分)
长安秋望
赵嘏
唐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①,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释: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f14从体裁来看,本诗属于七言(1分)15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颔联中的“残”、“雁”呼应了首联的“凄清”一词。B颈联中“菊”取意于“采菊东篱下”,示有归隐之念。C“红衣落尽渚莲愁”一句诗人采用了移情的手法。D“鲈鱼”用了典故,同时也是诗人回乡的动因。16杜牧称赞赵嘏为“赵倚楼”。请对此加以赏析。(4分)
【嘉定、长宁】(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小车行
陈子龙②小车班班黄尘晚,夫为推,妇为挽。出门茫然何所之?③青青者榆疗吾饥,④愿得乐土共哺糜。风吹黄蒿,望见垣堵,中有主人当饲汝。⑤叩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注释】①陈子龙(16081647):明末诗人。②班班:车轮滚动的声音。③榆:树名,其嫩叶及果实榆荚可以充饥。④糜:稀粥。⑤釜:做饭用的锅。14.本诗紧紧围绕一个“”字写人叙事(用原诗中的字回答)。(2分)15.对这首诗所写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出征B逃荒C访友D.咏物16本诗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极为成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徐汇、松江、金山】(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