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常规检查考核办法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有效地将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教学工作常规》。一、总则第一条教学工作常规是指导和规范学校、教师教学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准则。教学常规包括总则、教学计划、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和批改、帮助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教学总结和附则等内容。第二条本常规的实施目标是:1、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本常规的实施改变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不注重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倾向,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促进新的课程结构的建立。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学科之间缺乏整合的现状,正确处理分科性与综合性、统一性与选择性之间的矛盾,提倡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创造性地实施课程。3、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建立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促进教师积极开展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二、教学计划第三条学校必须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编制学校课程计划,教师必须按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第四条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计划、备课组计划和教师学科教学计划(含优秀特长生和学困生辅导计划),应在学期初制定。第五条教学计划要具备以下内容: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一般包含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及目标、实施措施、时间安排等内容。2、教研组计划一般包括教研组基本情况、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及目标、具体措施、活动安排等内容。3、备课组计划一般包括备课组基本情况与学情分析、教学要求、具体措施、活动安排及教学检测与评价等内容。4、教师学科教学计划一般应包括学科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减负提质的措施、教学进度及活动安排、教学检测及评价等内容。
f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