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24.2012年10月,某跨国公司关闭其苏州工厂,将生产线向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导致该厂与我国300多家代加工企业的合同被解除。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跨国公司投资的方向C.企业就从代加工向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转变D.对外开放战略应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解析】【参考答案】C【难易程度】一般【命题背景】企业的转型升级【切入点】分析材料的启示【解题思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点有两个“劳动力成本更低”“加工企业”、,说明单纯靠加工这种初级阶段的粗放式发展,企业难以为继,只有创新才有出路。所以选C。A中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说构成极大威胁,不合实际,材料也没有体现。B材料没有体现是发达国家,观点也没有体现。D对外开放要坚持二者相结合,同样材料也没体现。25.我国1826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70,大量。为此,财政部制定农业综合建设规划,拟到2020年,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改造中低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此举有利于①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②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产量,降低农产品价格③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④保障农民权益,推进土地制度改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参考答案】A【难易程度】一般【命题背景】守住土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切入点】措施的意义【解题思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点“劣质土地效益低”、“改造中低田、建设高标准农田”,说明耕地改造有利于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有利于现代化作业,所以选A。材料中并没有扩大耕地面积,所以②说法不对。④土地制度改革,材料没有体现。26.在开放性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解析】
f【参考答案】C【难易程度】适中【命题背景】财政政策、通货膨胀【切入点】分析经济现象之间影响关系,学会正确排序【解题思路】做排序题,要正确分析前因后果,抓住要分析排序的部分,前面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直接影响的是财政支出,也就是③,所以排第一位。后面接着的是物价上涨,最直接的原因应该是②,生产成本增加所致,所以放到最后面。把③②确定好后,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分析①④如何排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