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作家、作品、国别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清兵卫与葫芦》日本川端康成B.《半张纸》瑞士斯特林堡C.《礼拜二午睡时刻》博尔赫斯阿根廷D.《变形记》卡夫卡奥地利2下列各项中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对应的作家作品不正确的是()
A.1913年,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吉檀枷利》获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B.1978年,美国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魔术师原野王》获奖,获奖理由:“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C.1982年,巴西记者、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获奖,获奖理由:“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像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D.1954年,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获奖,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3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
fA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在《炮兽》“人兽大战”的场景中,就充满种种对照:血肉之躯和钢铁猛兽,理性和野性,智慧和野蛮,灵巧和粗暴,还有斗勇和智取,以及动与静显示出浪漫主义文学的瑰丽特色。B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创作上侧重于描写人物意识流动,揭示人类精神存在。代表作除了英国作家伍尔芙《墙上的斑点》外,还有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C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丹柯》充满了“有价值东西被毁坏”的悲剧性,而情节设置上的欲扬先抑又进一步凸显了主题的悲剧意味,丹柯这一英雄形象也因此显得丰厚饱满。从审美效果来说,结尾崇高的悲剧色彩更能使作品获得成功。D海明威《桥边的老人》中的“我”,带有冷静的旁观者色彩,更多的是在“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没有过多的主观感受与心理描写,一切景物象征意义,一切情节的内涵全部蕴含在客观的叙述中,体现了海明威独特的叙事风格。4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小说家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