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模板接缝处理方案能否保证不漏浆;模板及支架系统构造是否简单拆装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清理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对进场模板规格、质量进行检查应对模板质量(包括重复使用条件下的模板),外型尺寸、平整度、板面洁净程度以及相应的附件(角膜、连接附件),以及支撑系统都应进行检查并确定是否可用于工程,提出检查意见。重要部位应要求承包单位按要求预拼装。对承包单位采用的模板螺栓应在加工前提出预控意见,确保加工质量,确保模板连接后的牢固。若模板的边缘差,要求施工方采取措施如采用两面胶粘贴防止漏桨,拼缝严密。2.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墙、柱支模前应先在基底弹线,以弹线校正钢筋位置,并为合模后检查位置提供准确的依据;为防止胀模、跑模、错位造成结构断面尺寸超差、位置偏离、漏浆造成蜂窝麻面,模板支撑应符合模板方案施工要求:柱模应有斜撑或拉杆,柱模拉杆每边宜设两根,固定在事先埋入楼板内的钢筋环上。剪力墙模板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应符合模板设计。一般穿墙螺栓应用Φ12以上的钢筋制作,间距一般不大于60cm。
7
f梁模板一般情况下采用双支柱,间距以60~100cm为宜。支柱上面垫1010cm方木,支柱中间或下边家剪力撑和水平拉杆。梁侧模板竖龙骨一般情况下宜75cm,梁模板上口应用卡子固定,当梁高超过60cm时,加穿对拉螺栓加固。
楼板模板一般情况下支柱间距为80~120cm大龙骨间距60~120cm,小龙骨间距为40~60cm。
对模板拼缝、节点位置、模板支搭情况及加固情况,应认真检查,防止漏浆及缩颈现象。
梁、板跨度大于4米时支模必须按规范起拱,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一般起拱高度宜为:11000~31000。
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标高、尺寸应复核;预埋件固定方法应可靠,防止位移。(特别是柱子与填充墙的拉结及位置,及间距)。
合模前钢筋应隐检已合格,模内已清扫干净,应剔凿部位已剔凿合格;合模后应核验模板位置、尺寸、垂直度,钢筋位置,垫块位置与数量,符合要求才能浇筑混凝土。
模板涂刷隔离剂时首先应先清除模板表面的尘土和混凝土残留物再涂刷,涂刷应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
3.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拆模原则:底模砼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一般均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以上(砼强度应以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抗压强度为准,一般也可参照砼强度增长率推算表估算);小于等于2米的达到设计强度等级50;结构跨度大于8米的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