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是否制订并具有可操作性。(8)施工临时设施选点是否得当,是否有消防措施。(9)施工便道是否能保证运量和安全的基本要求。2.施工阶段(1)施工方法和工艺是否与批准的施工方案一致,能否保证工程质量。(2)施工单位是否按规定的方法、频率和要求进行质量自检,并及时向监理提报各种质量检测资料。(3)施工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进度报表是否与实际完成情况相符,保证施工进度的措施是否可行。(4)工序交接制度是否按要求执行。(5)是否按规定的程序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报验制度。(6)安全防护人员是否到位,措施是否得当,防护用品是否齐全。(7)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执行情况。(8)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能否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9)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运作,质量、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分项、分部工程施工中,技术交底是否有详细的、切实有效的质
2
f量、安全保证措施,措施是否到位;监督检查安全、质量措施的执行和整改情况。
10)参与质量、安全事故和环水保问题的调查处理。3.验收阶段(1)核实分项分部工程的完成数量。(2)复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数量及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资料,并现场检查签认。(3)参加单位工程验收以及竣工初验和复验。(4)参与编写本专业监理工作总结。二、监理工作重点:监理重点是工程质量、施工安全,主要是事前控制为主,应做好:1.施工单位投入现场的设备、仪器及工器具必须与投标书承诺的一致。2.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以及相关材料的物理化学分析报告。3.见证施工单位对进场材料的取样检验。4.施工前明确技术要求、工艺方法、质量标准和试验检测方法。5.严格质量过程控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工序交接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准施工。6.认真审查开工前准备工作情况,条件不具备时不批准开工。7.当各项指标均能保证工程质量时,方准全面开工。8.重点、关键部位增加检查频率和加大监控力度。9.考虑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提前制定措施。10.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措施、安全教育情况、安全设施不到位不准开工,加大安全生产检查频率和安全监控力度。11.严格执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严格质量标准工作制度,按“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了”的要求做好检验批、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的验收工作。
3
f施工单位
编制施工方案;钢筋等原材进场检查;设备进场;混凝土配合比确定。
第三章监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