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5年1月,法、意签订罗马协定。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别是在奥地利问题上采取妥协行动。也就是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些利益让给意大利,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法国外长赖伐尔承认,“我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王春良《世界现代史》材料二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战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西。我相信,我们能。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该怀疑英国与法国政府的能力,各项允诺将完全地、公正地立即付诸实现。如您所知,我已公开宣布,我们保证各项允诺将这样付诸实现。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1938年9月28日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对意大利做出让步的主要原因。其意图和直接后果如何?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伦认为希特勒“不用等待就会得到”的“东西”是什么?英法两国的相同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分析其产生的消极影响。答案:1主要原因:德国对外扩张对法国构成极大威胁。意图:确保自身安全;加强其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后果: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2“东西”是指苏台德区。政策:绥靖政策。消极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符合有关国家人民的愿望,不得改变他们的领土状况;所有国家的人民,愿意在何种形式的政府之下生活,都有权自由选择……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任何国家如侵略威胁他人,则须解除其军备。《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
f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在全面地评价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
作用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新观点综述》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大西洋宪章》在构筑集体安全方面的务实性。2结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史实说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