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修改意见(五年制)学校现行的对此课程的教学大纲总体目标合理,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基本能够让学生在认知、情感、实践等能力上达到国家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及法律的要求。但本人在一学期的实践教学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有一些想法仅供学院参考。首先,从总课时上看,本学期的课程是职业道德与法律,那么包含了道德与法律两个独立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可以作为单独一门课程来对学生讲授,虽然课程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但作为对高职学生的授课,教师应至少讲清两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学习这两门课程的方式、方法,仅用36课时来完成这个任务有些紧张。另外,从本大纲的课程安排看,学院更加偏重法律的教学。从教学内容上看,法律内容涉及的问题确实比较多,更多的占了一些课时,但其实教材并没有对每一种法律内容加以展开,对学生也无独立断案的能力要求,因此讲解起来并不困难。相反,道德因为初中阶段学习比较浅,混同于思想品德,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在未来职业中,面临的道德困惑相对于法律问题对学生更有作用。因此,建议如在不增加课时的基础上,两部分课时比重应该相当。其次,大纲中所提的教学活动建议非常的丰富多样,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职业的理解,并在实践中提升道德水平。旁听审判、模拟法庭等也是法律学习中的一些常规手段。但受学院现在的客观条件和课时限制,以上这些活动被大大的限制,或被其他一些普通教学手段所取代。另外大纲建议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等方式我认为以我院学生现实水平达不到大纲要求。几乎全部学生缺乏这种学习方式的训练,不知道论文该如何去写、写些什么?甚至不知论文是何文体。更缺乏调查的方法,因此通过这些方式对学生考核不大现实。改进意见:以上问题有的是学院客观所限,暂时不能一步到位,如果学院认可以上问题我认为是否可在课时上给予这门课更多的支持。另外,能否为学生实践创造一些条件,使课程不局限于课本。因是一家之言,难免问题偏颇,以上所提如有不当之处尽请学院批评指正。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