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
20、四逆汤《伤寒论》
生附子温阴散寒,回阳救逆
君主治:Ⅰ、少阴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证Ⅱ、太阳病汗过亡阳证主要是肾
干姜温中散寒
臣
手足厥冷,恶寒卷卧,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沉微细
甘草益气和中,缓和药性,监制毒性,调和诸药
病机:少阴阳气衰微,阴寒内盛
治法:回阳救逆
21、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当归养血活血,温经散寒
君主治:血虚而寒凝经脉证
白芍养血益阴
臣
手足厥冷,神衰欲寐,舌淡苔白,脉细
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
病机:血虚脉道失充,寒凝经脉滞涩
细辛温通经脉
治法:养血通脉,温经散寒
木通通利血脉,制约诸温药温性太过而耗血动血
功效:
大枣甘草养血益气,调和诸药
第十二章表里双解剂P169第十三章补益剂P181
运用:
含义: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
适应证:虚证主要表现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类
分类: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六类
注意事项:1、注意气血阴阳及脏腑关系。(①直接补②间接补“虚则补其母”A肺脾←气“培土生金”B肝肾←阴“滋水涵木”C脾胃←阳气“补火暖土”)
2、轻重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5、注意调理脾胃。
3、辨明虚证真假“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6、慢火久煎另煎冲服空腹或饭前服。
4、做到补中有行。
7、反对滥用补益剂。
22、四君子汤《圣济总录》
人参益气健脾偏肺脾
君主治:脾胃气虚证
白术益气健脾,加强人参作用
面色萎白,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茯苓健脾渗湿
病机:脾胃气虚,运化无力
甘草益气健中,调和诸药
治法:益气健脾
功效:益气健脾
运用: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亦是补气的基本方
23、补中益气汤李杲《内外伤辨惑论》
黄芪益气健脾,升阳举陷
君主治:Ⅰ、脾不升清证Ⅱ、中气下陷证Ⅲ、气虚发热下陷清阳之气郁遏于下焦,郁而化热证
人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
体倦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萎黄,脉虚弱无力
陈皮行气燥湿健脾,使补而不滞
Ⅰ←头晕目眩,视物昏瞀,耳鸣耳聋,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萎黄,舌淡,脉弱
当归养血活血
Ⅱ←脏器下垂eg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气短乏力,便溏,舌淡,脉虚弱
柴胡升麻升举阳气
Ⅲ←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而胖,脉大无力
配伍特点:1、补气结合升阳,体现“甘温除热”法
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