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或有目眩
半夏生姜→降逆和胃止呕
病机:邪在少阳,正邪相争,胆胃不和
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健脾,鼓邪外出
治法:和解少阳调和解除外邪
注意:阴虚血少者禁用
配伍特点:①舒透与清泄并用,以透为主②胆胃兼调③寓扶正于祛邪之中
11、逍遥散《和剂局方》
柴胡→舒肝解郁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白芍当归→养血活营,柔肝止痛

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舌淡红,脉弦而虚
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头痛目眩,口燥咽干,或寒热往来,乳房胀痛
烧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病机:肝气郁结,肝血不足,脾胃虚弱
薄荷→助柴胡舒肝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12、半夏泻心汤
半夏→消痞散结,和胃降逆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干姜→温中散寒止呕
心下痞满而不痛,呕吐,肠鸣下利,苔腻而微黄
黄芩黄连→清热燥湿
病机:脾胃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
人参大枣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
治法:健脾和胃,平调寒热
功效: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第九章清热剂
配伍特点:①辛开苦降②寒热并用→和其阴阳③补泻兼施→调其虚实
含义: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以及滋阴透热等作用,主治里热证的方剂。
适应症:里热证
分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气血两清、清脏腑热、清虚热←六类
注意事项:①把握其适应证②辨热证虚实,邪热所在脏腑、阶段和程度③辨热证真假,若为真寒假热不可用④注意护胃保津⑤恰当使用反佐法反佐药服法反

13、白虎汤《伤寒论》
石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病机:阳明气分热盛,津液耗伤
粳米甘草→养胃护津调和诸药
治法:清热生津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禁忌:①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②血虚发热或气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③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④脉见浮细或沉
14、清营汤《瘟病条辨》
犀角→清营解毒,活血散瘀

主治:热入营分证
玄参生地麦冬→滋阴清热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透热转气
时有谵语,口渴或不渴
黄连竹叶→清心泻火除烦
病机:热入营分
丹参
→清营凉血,活血散瘀
治法: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功效: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配伍特点:清营解毒为主,活血散瘀、养阴生津、透热转气为辅。体现清营透热法。
15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