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一、基本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地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从事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本专业是软硬兼顾,略偏重于软件的宽口径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2.3.4.5.6.7.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专业外文阅读能力;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
的能力;
1
f8.
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掌
握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C与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编译原理。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践、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五、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求,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为20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26学分,实践教学35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12学分)44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
f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一)必修课
课程类别全校公共基础课课程编号学课程名称分23432316741425384654454354444345
126
学科基础课
021001形势与政策02100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02103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21004马克思主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