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与治理现状
高太忠李景印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石家庄050018)
摘要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和治理方法现状进行了介绍;涉及的具体内容包括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化学定时炸弹的概念,土壤环境与人类健康和物理、化学、生物治理方法。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研究和治理方法Studyo
theHeavyMetalCo
tami
atedSoila
dStatusoftheTreatme
tGaoTaizho
ga
dLiJi
gyi
HebeiU
iversityofScie
cea
dTech
ologyShijiazhua
g050018SoilE
viro
Sci199982137140Theresearcha
dtheremediatio
methodsofsoilheavymetalco
tami
atedwerei
troducedwhichi
cludethebackgrou
dvalueofsoilheavymetaleleme
tsthetermofchemicaltimebombsoile
viro
me
ta
dhuma
healtha
dtheremedialmethodsofphysicschemistrya
dbioremediatio
Keywordssoilco
tami
atio
heavymetalresearcha
dremediatio
methods
土壤作为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而且接受来自工业和生活废水、固体废物、农药化肥及大气降尘等物质的污染。重金属以其在土壤中难降解、毒性强、具有积累效应等特征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自70年代以来,它一直是多学科研究的活跃领域。本文拟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与治理予以讨论。1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研究
对土壤元素背景值方面的研究,30年来国内外做了大量的工作。1961年美国地质调查局GC在美国大陆本土开展背景值的调查工作,1984年发表了《美国大陆土壤及其地表物质中的元素浓度》专项报告;1988年完成全国土壤背景值的研究工作,共分析近50个元素。日本于19781984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表土和底土元素背景值调查,共测定了As、Cd、Cr、Cu、M
、Ni、Pb和Z
等8种元素,并提出元素背景值表示方法。
我国于70年代中期开展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1982年国家科委将土壤背景值调查研究列入“六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1986年再次将其列为“七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先后对除台湾省以外的省(区)所有土壤类型的元素背景值进行了调查,分析元素60余个;后来出版了《环境背景值数据手册》1、《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2等专著。2“化学定时炸弹”概念的提出
近年来,环境地球化学最突出的进展是提出了“化学定时炸弹”ChemicalTimeBomb3新概念。化学定时炸弹是指化学物质在土壤中不断积累,终于使土壤承受能力达到极限。这时若增加少量投入就会使原被土壤中固定的化学物质大量释放,造成无法收拾的严重灾害。另一种类型的化学定时炸弹是由于气候和土壤利用的改变,使土壤承受能力大幅度下降,导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