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有关内容,是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行动,是关系到民族生存的千秋伟业。山区公路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更有特殊性,为避免和降低改建公路在建设中及使用期对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水环境所产生的污染及破坏。从项目的前期工作就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确定道路走廊时就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因素,找出本项目区域环境影响重点,针对性地采取环保措施,使高速公路的建设更加经济,与环境更加协调。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
f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紧紧围绕重点部位、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加强法治,严格监管,坚决打击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动员和组织全项目部力量,保护和改善自然恢复能力,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实现祖国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扭转一些沿线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应充分考虑本合同段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把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一体化。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近期与长远统一、局部与全局兼顾。进行工程建设活动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和局部的经济利益。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制度。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利,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是通过生态环境保护,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保护适用的环境法规、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3
f2、《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12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8年6月);5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