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10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
50分)
1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失败是成功之母
③塞翁失马
④刻舟求剑
⑤夜郎自大,目中无人⑥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A①②③⑥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
2当前,一些同学推崇“地球村”“世界公民”,以做“世界公民”为荣,看不到国家
利益、民族利益的差别。待他们出国后,才切身感受到世界上没有世界公民。产生这种错误
认识从辩证法上看是因为()
A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实践决定认识
C事物是发展的
D忽视了统一中的对立
3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知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
之恶辽远也辍广。”这两句话揭示的哲理是()
A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由人的意志决定,而由天的意志来决定
C规律的存在和其作用是无条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规律是客观的,就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四季更替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牵一发而动全身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长江起初发源于现在的三峡地区的山地,在1亿年的漫长岁月里,沿东高西低的地形走
势,向西流入地中海。一直到5000万年前,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撞使地中海的
东部隆起,形成了原始的青藏高原,从而使原来的东高西低的地势变成西高东低,长江也就
由向西注入地中海变为向东注入太平洋了。由于青藏高原的高度逐渐增高,因而长江的源头
也由三峡地区转移到了唐古拉山的山峰各拉丹东雪峰。回答56题。
5长江流向漫长的变化过程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B发展就是变化,变化就是发展
C客观物质世界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
D事物的发展变化千头万绪,毫无秩序可言
6长江流向由西向东的变化历经5000万年,这说明()
A任何事物都处于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根本不变化的事物是没有的
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D要推动一切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与进步
f7在圆满完成13天的太空任务后,“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7月17日9点14分(北京时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