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所用时间越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
(3)小车的平均速度:vst1200cm1s05s80cms08ms。故答案为:(1)时间;(2)小;大;(3)08。
f2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
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
0
400
1600
3600
640010000
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
4
8
12
16
(1)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cms。
(2)物块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
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
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cm。
【解析】(1)根据vst计算;(2)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出猜想的结论,并根据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归纳出路程与所用时间的表达式;根据结论中的关系式求出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解:(1)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st100cm5s20cms。(2)表格中数据所示物块的速度不同,所以物块做变速直线运动。(3)表格中数据时间是1s的时候,路程是4cm;时间是2s的时候,路程是16cm;时间是3s的时候,路程是36cm;时间是4s的时候,路程是64cm;据此可得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s4cms2×t2,即s4t2,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故②③正确。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4cms2×(6s)2144cm。故答案为:(1)20;(2)变速;(3)②③;144。3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f(1)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记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