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选自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2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f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B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C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12AD【解析】A项,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错,原文是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这说明清高孤傲是有人误读,而不是钱钟书的本性。D项,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错,寂静钱钟书围绕的应该是钱钟书而非各种人。13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13答案示例:钱钟书的格调是静。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的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寂静,这是用心苦读,潜心治学的重要条件。(如有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求学生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能够表现格调内涵的事例,并加以适当的分析。14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6分)14.探究要点: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五、语言文字的运用(10分)15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心理咨询下定义。(3分)心理咨询是给咨询对象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