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江泽民十六大报告中讲到的“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目标,以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专注习惯、记忆习惯、质疑习惯、写字习惯、说的习惯、阅读积累习惯、整理复习习惯八个学习习惯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基本原则学习习惯培养,要立足教育,落到细节,重在指导,贵在坚持,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层次性原则4自觉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持之以恒原则三、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一)预习习惯达成目标:掌握预习方法,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和准备。内容方式:通览教材内容,借助工具书预习,搜集相关信息资料,自作学具,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成果表述:预习记录本、资料搜集本、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小报告、教材上的圈点勾画、批注及各种学具等。(二)专注习惯达成目标:一心向学,专心致志,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内容方式: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倾听,积极思考,专心读书,专注操作。成果表述: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三)记忆习惯达成目标:掌握记忆方法,提高记忆速度。内容方式:在一定时间内用恰当的方法记忆课堂上所学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如:字、词、句、篇、概念、公式等。成果表述:课堂检测、记忆比赛等。(四)质疑习惯达成目标: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逐步提高质疑质量。内容方式:在课前预习中、课堂学习中、课后回顾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果表述: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五)写字习惯达成目标:写字力求正确、规范、美观,并有一定的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内容方式:用铅笔、钢笔等书写课内作业,并坚持每天一定数量的写字练习。成果表述:学生作业本、课外练字本。(六)说的习惯达成目标:学生想说、敢说、爱说、会说,形成较强的应对和表达能力。内容方式:采取演讲、新闻播报、口语交际等方式,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