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
(7)父亲不是一个刨根问底的人,我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素洁的乡村孩子了。到后来,那个刮
脸刀,父亲就长长久久地用将下来了。每隔三朝两日,我看见父亲对着刮脸刀里的小镜刮脸时,心
里就特别温暖和舒展,好像那是我买给父亲的礼物一样。多年后,我当兵回家休假时,看见病中的
父亲还在用着那个刮脸刀架在刮脸,心里才有一丝说不清的酸楚升上来。我对父亲说:“这刮脸刀
你用了十多年,下次回来我给你捎一个新的吧。”父亲说:“不用,还好哩,结实呢,我死了这刀
架也还用不坏。”
(8)听到这儿,我有些想掉泪,也和当年打我的父亲样,把脸扭到了一边去。【批
注:
】
(9)两年后,我的父亲病故了。回家安葬完了父亲,收拾他用过的东西时,我看见那个铝盒
刮脸刀静静地放在我家的窗台上,黄漆脱得一点都没了,铝盒的白色在锃光发亮地闪耀着。
(10)算到现在,父亲已经离开我二十四五年了。我不停地想念他。而每次想念父亲,又似乎
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我没想到,活到今天,父亲对我的痛打,竟使我那样感到安慰和幸福。
可惜的是,父亲最最该痛打、暴打我的那一次,却被我遮掩过去了。而且是时至今日,我都还没有
为那次正本真切的偷盗而懊悔。只是觉得,父亲要是在那次我真正的偷盗之后,能再对我有一次痛
f打就好了。在父亲的一生中,要能再对我痛打十次八次就好了。觉得父亲如果今天还能如往日一样
打我骂我,我该有何样的安慰、幸福啊。
(节选自《我与父辈》,有删改)
11.文中写了三次“打”,为什么作者说第三次是“最最该打我的”?(3分)
12.参考第(3)段的批注示例,对第(8)段的画线句加以品析,完成批注。(4分)
13.结合语境,说说第(9)段画线句详细描写刮脸刀的作用。(4分)
14.读书交流时,同学们对父亲的“打”有以下不同的认识。请你也发表看法,并结合文章内容作
适当的阐述。(6分)
同学A:这个父亲有些粗暴,他教育孩子主要靠“打”。
同学B:“打是亲,骂是爱”,父亲的“打”,其实就是爱的表现。
同学C:只有经过多年,作者才能明白父亲的“打”是一种安慰和幸福。
我的看法和阐述: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一)(4分)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5.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
分)
16.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