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试论博物馆志愿者培训体系建设
作者:毛丽红来源:《丝绸之路》2013年第24期
摘要志愿者是博物馆社会性和公益性的重要标志。作为博物馆重要的社会资源,博物馆志愿者的素质、态度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博物馆在志愿者培训工作中存在观念落后、方式单一、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建设高效的博物馆志愿者培训体系必须从更新观念,运用多种培训方式,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制、培训运行机制、激励与评估机制等方面落实,从而促进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志愿者;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G26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4005802
志愿者是博物馆重要的社会资源,也是博物馆精神之所在。充满感召力和凝聚力的志愿者群体,可以更好地传播博物馆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中来。作为博物馆志愿者,除了具备普通志愿者的特征,如不计报酬、助人为乐、友爱互助、团结进步等,还应该认同博物馆文化,具有一定的或专业的博物馆相关知识,能够承担起社会教育、公众服务和文化传播等相关职能。博物馆志愿者培训重点不仅在于强调服务规范、博物馆基本知识,还应提供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培训,增强志愿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其对博物馆环境的适应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在社会教育、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作用,为博物馆赢得更大的服务空间,实现博物馆与志愿者的双赢。
一、我国博物馆志愿者队伍现状
博物馆志愿者大多由在校学生、退休干部和社会有志之士组成,他们来自社会,是真正“不拿工资的员工”,能够提供之服务包罗万象,可以弥补现有专职人力的不足。另外,志愿者的责任感与素质较高,又能与参观者平等交流,很容易实现教育和传播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博物馆的志愿者数量可反映了这个博物馆管理理念、开放意识和员工素质,也反映了博物馆的综合效益和品质。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不仅担当着博物馆的导览和基本讲解工作,还承担着宣传、幕后服务等工作。由此可见,博物馆志愿者具有较强的公众参与意识,人员构成多元化满足了博物馆不同岗位的需求,志愿者已成为博物馆重要的人力资源。博物馆招募志愿者的标准比较宽泛,凡是对文博事业感兴趣并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的人都可以。由于没有对志愿者专业做出硬性要求,有时会给志愿者讲解工作带来一定隐患。一些r